专业代码:520602 专业咨询:杨老师 任老师
咨询qq群:567964906 咨询电话:023-65926097、65926139
一、专业前景:
康复辅助器具,亦称康复辅具,是指改善、补偿、替代人体功能和辅助性治疗的产品,包括器具、设备、仪器、技术和软件。康复辅具广泛用于老年人、残疾人、伤病人等功能障碍者改善生活质量和促进康复,涵盖医疗康复、教育康复、职业康复和社会康复等各个领域。目前,我国有2亿老年人、8500多万残疾人和每年上亿人次伤病人,是世界上康复辅具需求人数最多、市场潜力最大的国家。
本专业是重庆市为适应国内外康复辅具产业高速发展而在我校率先设立的专业,填补了重庆市在康复辅助器具领域高职高专教育的空白。服务人群众多,国家大力倡导,人才需求缺口巨大,全国开设本专业的院校极少,就业前景广阔,薪资待遇高。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具有创新创业实践所需的知识、能力及心理品质,熟悉大健康行业内智能康复辅助器具、假肢及矫形器的相关国家标准与工艺规范,掌握必备的医学、工程学、生物力学及材料学的相关基础理论知识,具备为患者或老年人评估身体功能障碍、分析康复需求、研发设计、选择与使用合适的康复辅助器具,或为患者设计配置假肢矫形器的能力,从事智能康复辅助器具、假肢矫形器及医疗电子产品的设计、制造、装配、质检、维护、销售、评估适配及使用管理等工作的发展型、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
三、专业特色:
本专业人才培养对接“健康中国”国家战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和残疾人群不断扩大,行业人才需求缺口巨大,全国开设本专业的院校极少,就业前景广阔;教学团队为重庆市创新教学团队,师资力量雄厚;本专业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实施“校企互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在三年学习中分阶段到企业顶岗实习,通过真实岗位训练,巩固和拓展专业技能,养成职业习惯;在学习过程中实施职场鉴定,通过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职业技能课程考核与国家职业资格鉴定相结合、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 “三结合”评价体系,以职场鉴定体现社会对教学质量的评价。
本专业基于学院自身工科优势,同时依托行业支持,将医学领域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高端智能技术交叉融合,采用医工结合模式培养本专业领域内拔尖的技术技能人才。
四、主干课程:
生理解剖学、人体运动学、电工电子技术、数字与模拟电路技术、程序设计基础、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机械制图与CAD、机械设计基础、医用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医疗器械概论、辅助器具综合适配、假肢矫形器评估与适配、自助具配置、无障碍环境设计与改造、康复辅具设计与应用、大数据应用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
五、师资队伍:
本专业拥有专兼职教师20余名,其中教授5名、博士5名、副教授6名,50%以上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90%以上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95%的教师具备双师素质,远超过高职教育要求。教学团队中有全国技能大赛专家、全国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重庆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获得者、黄炎培职业教育奖杰出教师奖获得者、市级优秀教师,还有一批行业企业技术精湛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高职称、高学历、高技能人才聚集,教学团队专兼结合、结构优良,科研与教育教学水平高。
六、就业方向:
本专业服务人群众多,国家大力倡导,人才需求缺口巨大,全国开设本专业的院校极少,就业前景广阔,薪资待遇高。
主要面向智能康复辅助器具、假肢矫形器以及医疗电子产品的企事业单位(或康复、医疗及老年护养等机构),从事智能康复辅助器具、假肢矫形器以及医疗电子产品的设计、制造、装配、维护、销售、评估适配及使用管理等工作。
七、合作企业:
与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江苏钱璟康复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广州科莱瑞迪医疗器材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翔宇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湖南恒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常州迪普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百龄帮康养产业集团、重庆家康医院管理有限责任公司、重庆新标医疗设备有限公司、重庆合展养老产业发展有限公司、重庆金康特可穿戴公司等知名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合作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为本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坚实保障。
八、专业建设成效:
1.一流的实习实训条件:
学院建有假肢矫形器评估适配实训室、康复辅具订改制实训室、移动辅具配置实训室、自助具配置实训室、矫形鞋垫设计制作实训室、脊柱生物力学中心、PT&OT康复训练实训室、眼视光康复干预中心、无障碍环境设计与改造实训室、医学传感器实训室、电工电子实训室、PLC实训室和单片机原理实训室等实习实训基地。
设有智能医疗康复器械研究所1个、学生课外实践基地2个,可供学生课外技能训练。
2.显著的技能竞赛获奖:
近年来,师资团队以及指导学生参加各类技能竞赛成绩显著。
3.丰硕的教学科研成果:
-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
-重庆市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
-发表高水平论文(SCI/EI/北大核心等)50余篇;
-拥有发明专利10余项,实用新型专利30余项;
-通过鉴定验收(结题)和在研市级以上科研项目(课题)30余项;
-获得各级各类表彰奖励50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