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代码:490210 专业咨询:刘老师 任老师
咨询qq群:567964906 咨询电话:023-65926097、65926139
对接全国大健康产业类专业
重庆市电子信息类特色专业
专业前景:
我校对接“中国制造2025”和“健康中国2030”战略,于2020年创办智能医疗装备技术专业(原“医疗设备应用技术专业”)。该专业秉承学院的电子机械特色,融合生命科学和信息技术,主要面向医疗设备企业及卫生机构,培养智能医疗装备及相关领域的工程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营销人才。
智能医疗装备产业是事关人类生命健康的新兴产业,其发展水平代表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与科学技术发展水平。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大众医疗健康意识增强,智能医疗装备产品需求持续增长。受国家行业支持政策的影响,智能医疗装备产业整体步入高速增长阶段,本专业的就业和发展前景愈加宽广。
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立德树人为宗旨,通过院校、家庭、社会和学生主体协同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的创新型人才,使其具有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以适应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
本专业学生毕业时,应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机械制图、电工电子技术、微处理器硬件和软件技术、医疗器械管理、医疗设备质量控制等知识,熟悉医用电子仪器原理和相关基础医学知识,具备医电产品安装调试、操作保养、维修维护和质量检测等能力,具备医学与工程技术相结合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强的智能医疗装备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在医院、医疗器械企业或电子、信息等相关领域从事智能医疗装备或其他智能电子产品的开发、加工制造、安装调试、质量控制、维修保养、技术管理、操作应用、市场营销、教育培训等工作,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专业特色:
本专业是学校建设高水平专业的战略方向,是学校重点建设的电子信息类特色专业,注重实操训练与技能锻炼,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做中学”、“学中做”,培养专业学习兴趣;同时,人才培养紧跟产业发展,“以就业为导向”,在教学环节中嵌入与人交流、与人合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软技能,提高创新创业意识和专业素养。依托嵌入式技术技能竞赛、大学生“挑战杯”、电子设计大赛等竞赛平台和横向项目等社会服务平台,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创新能力与信息化时代必备的学习能力。
主干课程:
专业基础课:电工电子技术、机械制图、微控制器技术及应用、电子产品制图与制版、医学基础、程序设计、医疗器械概论及法规;专业核心课:医用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医疗仪器原理与应用、医疗设备规范与注册、医疗设备调试与维护、智能医电产品组装与调试、医学影像设备分析与维护;专业拓展课:人工智能、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大数据技术应用、智能医疗产品营销、专业英语。
师资队伍:
专兼职教师28人,其中专任教师19人、兼职教师9人。专任教师94.74%获得硕士及以上学位,其中获硕士研究生学历12人,占比63.16%;获博士研究生学位6人,占比31.58%;教授职称2人,副教授5人,高级实验师1人,副研究员1人,高级职称占比47.37%;在校生307人,生师比16.16:1;双师型教师18人,占比94.74%;专任教师年龄在40岁以下11人,平均年龄35岁,团队年富力强,梯队结构合理。专兼职教师拥有重庆市学术(产业)技术带头人1人,第八届恰佩克年度卓越学者奖1人,重庆市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负责人1人,重庆市黄炎培职业教育奖杰出教师奖获得者1人,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专家组成员1人,重庆市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应用技术及服务创新创业示范团队负责人1人,重庆英才计划·创新创业领军人才1人,巴渝特级技师1人,重庆市中青年骨干教师1人。




优秀教师代表
就业方向:
(1)医疗设备生产、经营、技术服务类企业及医疗卫生机构,从事医疗设备开发应用、组装调试、维修维护、质量检测、营销服务等工作。
(2)医疗单位从事医疗设备管理、操作维护等工作。
(3)从事医疗设备生产经营质量管理、企业申报、产品注册等工作。
(4)在电子信息相关领域从事智能电子产品的硬件和软件的开发维护等工作。
合作企业:
与多家企业签订了共建共享实训基地的协议,如与重庆久久传华康养服务有限公司、重庆森乐机器人竞赛培训有限公司、重庆兴创眼镜有限公司、重庆臻正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等企业的合作。
与多家企业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合作关系,如“重电-中元汇吉现场工程师联合培养实训基地”、“重电-钱璟智慧健康产业学院”、“重电-开立生物医疗设备售后维修培训中心”、“重电-欧特斯ND数字化康复工程研究所”、重电-迪普校外实习实训基地、重电-中元汇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等。
专业开展校企合作,与常州市钱璟康复股份有限公司、常州迪普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共建“重电-钱璟智慧健康产业学院”,已认定为校级示范性产业学院;与重庆市英诺威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开展技术合作,共同开展智能下肢髋关节辅助机器人研发。


实践条件
专业校内实验实训场地总面积1400余平方米,校内建有医疗设备基础实训室、医疗设备质量检测实训室、健康监测与风险评估实训室、电子内窥镜&彩超理实一体工坊、脊柱生物力学中心、PT&OT康复训练实训室、智能机器人安装与维护实训室、核磁共振&CT理实一体工坊、康复云言语语言康复“基础、实验”教室等实训基地;并设有智能医疗康复器械研究所1个、重电-钱璟智慧健康产业学院1个、能够满足本科学生职业技能训练的要求,大中型专业设备台数225台套,拥有稳定的、充足的实训基地,能够满足本专业实习实训(培训)需求。
专业与重庆优乃特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常州钱璟康复股份有限公司等优质企业12家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校企共同开展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实习实训、课程资源开发、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合作项目,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建“重电-钱璟智慧健康产业学院”,已认定为校级示范性产业学院,以及“重电-欧特斯ND数字化康复工程研究所”。


教学科研
近5年,该专业专任教师面向区域、行业企业需求,针对前沿领域先后承担重庆市科技局、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等省部级纵向科研项目22项,到账经费274万元。通过与校企合作企业合作,承担横向项目19项,到账经费289.542万元,相关科研成果产生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依托纵向和横向研究课题,先后发表高水平论文12篇,获得授权专利28项,其中发明专利11项。
专业建有3个国家级平台,分别为教育部首批教师企业实践流动站(重电-中元汇吉教师企业实践流动站)、教育部机器人技术应用协同创新中心、教育部机器人技术应用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同时,还有5个省级平台,分别为重庆市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主动健康与老龄化科技应对)、重庆市机器人与智能制造技术应用及服务创新团队、重庆市机器人与智能制造技术应用及服务创新团队、谢光辉机械电气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重庆市众创空间“重电焕智机器人创客创新基地”。



学生在多项竞赛活动中获得优异成绩